播放记录

国产草根电影《第三次世界大战》更新了,相比《长空之王》强在哪?

      知名的“有生之年”UP主家有神兽,在2023年5月份的最后一天,终于如约将他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系列更新到第三集,军事区就像过年了一样,这是军迷自己利用飞行模拟游戏拍摄的国产空战电影,歼20、歼11、歼10C,大战印度的“阵风”、苏30和米格29。经过一年时间的打磨,效果炸裂,堪称少有的国产大片,很多人纷纷喊《长空之王》、《空天猎》出来“挨打”。

      防空导弹打了N个基辅计量单位

      相比《长空之王》、《空天猎》这些“正规军”的大制作,军迷自己拍摄的自然只是草根空战电影,但它为何会如此受到大家的欢迎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创新,摆脱了国产空战电影以往的“陈词滥调”、强行加入爱情桥段,以及对《壮志凌云》东施效颦般的模仿,表现出了21世纪最新的航空和电子科技,比如首次在国内实现了电子战、信息战的可视化,通俗易懂,效果让人十分震撼。

      电子战可视化,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

      电子战、信息战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很难用画面去表现,但它又是现代空战和现代战争的灵魂和关键,不可能缺席。而家有神兽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却创造性地借鉴和升华了美国红旗军演的镜头,将这些深奥又抽象的东西,一一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相比其他军迷电影的一个提升。

      其次,拍摄角度酷炫,很多空战电影的拍摄角度,永远只知道中、远景加座舱,思维死板、动作僵硬。其实表现战机,有时候用局部镜头会更有冲击力,这就像平时拍照一样,多尝试一些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景别,会有意外惊喜,再加上运动镜头带来的张力,想不好看都难。

      轰6这个角度是不是很新颖呢?

      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拍摄角度则更上一层楼,小编印象最深的有三个镜头。其一是歼20救援受伤的歼11,击落印军的“阵风”,导弹尾烟呈扇形在歼11头顶飞向远方,其二则是轰6K机群发射长剑20远程巡航导弹,战略轰炸机编队、导弹尾迹和月亮交相辉映,真是美不胜收。

      画面能再亮点就更好了

      轰6战略轰炸机群

      另外,在刚更新的第三集中,家有神兽用了近1分钟的一镜到底画面,去展现歼20和“暗剑”无人机协同作战,击落印军两型预警机得过程,将战场数据链、体系作战这些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彩!

      这个一分钟一镜到底图片没法表现

      第三、要想拍好一部空战电影,编剧、导演、演员,甚至配音等一切工种都要有丰富和专业的军事知识。首先要对各种型号的战机和装备如数家珍,比如歼10C、歼11、歼16、歼20、“暗剑”忠诚僚机、翼龙、翔龙无人机等等,甚至还有“快云”临近空间浮空器。其次是对各种军事术语了如指掌,而且说出来还要让人觉得专业,不然就太像“过家家”了。

      这可不是飞到美国的飞艇

      而是航天科技的快云

      就是它

      相比军事知识和术语,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要爱这些战机和装备,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不是为了工作去敷衍。要懂得欣赏她们的美,从这一点上说,社会面上确实只有军迷能办到,比如歼20飞过的呼啸声,对于无感的人来说,那只是巨大的噪音,但对于军迷来说,那是“龙吟”,并且能写出“诸君,且看龙吟”这样豪迈的句子。

      第四、抠细节,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次要原因是专业知识的欠缺,而更关键的是态度不够。好的电影比如《流浪地球2》,总能从善如流,再比如《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对“暗剑”无人机机翼舵面的处理,以及对歼20“龙勃透镜”的隐藏,都做到了尽可能去还原真实。

      总而言之,军迷制作的空战电影虽然草根,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欠缺,但在军事的专业性上,是毋庸置疑的。而像《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样的电影,甚至连镜头、配音、音效,都达到了目前国内同类作品的最高水准,期待家有神兽能够早日能几集串起来,推出剧场加长版。

      击落印军的预警机

      游戏的损伤设定和画质有时候还是会漏陷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