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40分钟短片引三万人打高分,《疯狂动物城+》“加”出了什么?

疯狂动物城+++》有些小趣味,但从内容创作或IP扩展角度却是无关痛痒;而放在流媒体竞争背景下,它则是一种必然。在Disney+平台上,这些经典IP在寻找新语境下的变身,在《疯狂动物城+》之外,迪士尼还在着手开发《汽车总动员》衍生动画《汽车总动员:在路上》、《冰川时代》衍生动画《冰川时代:巴克•怀尔德的冒险之旅》等。而此前,《超能陆战队》衍生剧《大白!》、《怪兽电力公司》衍生剧《怪兽上班》、《冰雪奇缘》衍生剧《雪宝大舞台》等都已上线。

版式:王威

谈到迪士尼近十年的代表动画,很难绕过《疯狂动物城》。

光看它的奖项就令人叹为观止:第8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第74届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第70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提名;在国内,豆瓣Top250总榜单上,也高居第18名。

这是一部跨越文化差异在全球实现收割的神作,2016年上映后票房口碑双丰收,也是国内进口动画片票房冠军。

时隔6年,剧情细节或许已不清晰,但兔子朱迪与狐狸尼克等形象依然深入人心。前作反响热烈,观众们自然翘首期待着续作,目前却只传来《疯狂动物城2》正在制作的零星声响。

11月9日,衍生剧《疯狂动物城+》在流媒体平台Disney+上线,6集一次性播出,每集八九分钟的体量,让那些在正片中成为点缀的配角们,在番外中成了故事的主角。

衍生剧是对《疯狂动物城2》的独特预告,还是对第一部的细节补充?是对IP的延伸探索,还是顺应流媒体时代的一份尝试?

《疯狂动物城+》的加号之后,也许有更多的信息值得把玩。

一次经典的隐喻

先回顾《疯狂动物城》核心。其本名为《Zootopia》,这是一个颇具内涵的合成词:“zoo”是动物园的意思,而“topia”,则是乌托邦utopia的词根。因此,《Zootopia》的直译应为:动物园乌托邦。

“乌托邦”源于十六世纪英国学者托马斯·摩尔的同名著作,现已是“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在“乌托邦”这座拥有完美社会体制的小岛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没有贫困与罪恶。《疯狂动物城》中世界也是一样:所有动物不分种族地生活在一起,幸福、和谐、有序——至少表面上如此。

动画的精彩之处是,可以用想象力展现真实世界难以实现的故事,而《疯狂动物城》所展现出来的意识和状态根本不是一部动画电影惯有的模样: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动物园乌托邦”只是概念上的理想,即便在动物的城市里,也充满了偏见、阶级与刻板印象。有力量的狮子理所当然是统治者,狐狸都是骗子;肉食动物凶猛,食草动物软弱……

动画里的物种偏见,放在现实中就是种族冲突(尤其在美国)的具现。虽然体型不同的动物们享有着不同尺寸的生活空间,但表面平和的城市里依然有着“毒品贩子”、投机倒把的奸商与挑拨离间的阴险动物,而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也会因为一句话就激起对抗,叫嚷着让对方滚出这片乐园。

最具讽刺性的是,狮子市长作为典型的政客,一心只想保住地位,时刻担忧着自己得不到大众的信任与选票。而身为副市长的绵羊,职业生涯长期不被重视,同时也对自己之所以会坐上这个位置,是因为“狮子市长想要借此争取草食动物的选票”的事实心知肚明。

动物们举手投足之间,皆是人类社会的映射。

而《疯狂动物园》要做的,就是打破偏见,共筑乌托邦。

这一点,从主角朱迪立志成为警察就能管中窥豹:执法者向来都是肉食动物,而她只是一只兔子。也正因此,兔子朱迪的圆梦就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梦,而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大同。这种背离脸谱化的设定,成了《疯狂动物园》最大的亮点之一:兔子勇敢热血,狐狸善良真诚,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帮教父却是一只小小的鼩鼱(体长仅4~6厘米)……迪士尼营造的乌托邦就是这样,惊喜、意外、充满冒险,却又十分安全。

在《疯狂动物城》的最后,夏奇羊在重归和平的动物城举行了一场演唱会,唱了《尝试一切》(TryEverything)。这首歌正契合电影主题:每种动物都有缺陷,但这不应是物种间的鸿沟。想要跨越物种差异,唯一的办法是努力尝试,不放弃交流。在音乐中,迪士尼标志性的嘉年华终于开启,让矛盾在欢快的音乐中消弭,对孩子和成人都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积极信息:和平造就伟大。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疯狂动物城》商业性在于:观众其实毋须了解以上赘述的所有背景隐喻,抽离这些彩蛋式的文化碎片后,这部电影的出彩度仍然足够感染全年龄段的受众。

但《疯狂动物城》并不仅仅只是兔子朱迪的故事,每个街道每栋房屋都藏有惊喜。

站在IP的角度看,这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小宇宙。

新作探索,抑或流媒体之争?

不到50分钟,你便可以刷完《疯狂动物城+》的6个故事。重要的是,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迪士尼到底传达了什么?

6个短片故事分别为:《跳车行动》、《小型啮齿动物镇的贵妇生活》、《公爵音乐剧》、《新娘的教父》、《跃动奇迹》、《晚餐有点急》。

每一集各自独立,都有着自己的主角:兔子父母拯救上错车的孩子;鼩鼱贵妇为该请谁做自己的伴娘发愁;黄鼠狼对自己的偷盗行为来了场短暂的洗心革面;鼩鼱教父“大先生”讲述自己白手起家的发家史;豹警官和牛局长参加了偶像夏奇羊的选秀节目;急着想听演唱会的服务员遇到了客人树懒闪电。这些各自成趣的短片,组合在了一起,呈现出了更为立体的动物城。

这种番外式的互文,其实并不罕见。早在2008年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后,皮克斯也推出了配套短片《电焊工波力》,在与主线平行的时间轴讲述配角波力强迫症般清扫污渍的故事。短短7分35秒,取得了不输正片的超高口碑。

而在《疯狂动物城+》中,6个故事,多数也与主线平行:在正片中兔子朱迪在甜甜圈下救出鼩鼱贵妇后,原来此刻鼩鼱贵妇正在番外里为自己的婚礼烦心;正片结尾因为超速被拦下的树懒闪电,原来在番外里是为了急着听演唱会——彼时的他,甚至刚刚结束了一场甜蜜的求婚。

这些在正片中看不到的风景桥段,落在番外里,成为了一种更为高级的彩蛋,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短板:喜欢《疯狂动物城》的观众,看《疯狂动物城+》时,会觉得惊奇有趣;但剥离原著之后,《疯狂动物城+》的整体则有些薄弱扁平。

从这个角度看《疯狂动物城+》确实只表达出了“+”,离不开“疯狂动物城”自身的土壤背景。

奇怪的是,单从《疯狂动物城+》中,几乎看不到对新故事的铺陈,预告一说令人存疑。有没有一种可能,迪士尼是在探索《疯狂动物城》宇宙的可能性,尝试从配角的切面中找到新的故事表达?

以《神偷奶爸(卑鄙的我)》系列为例,正是因为片中“小黄人”的形象太过出彩,在强大观众基础的支撑下,“小黄人”才脱离主线,翻身成了主角,有了《小黄人大眼萌》等一系列单行片。这种尝试放置在真人电影中也有迹可循,正是有了《招魂2》的基础,《鬼修女》才得以编写上映。

而《疯狂动物城+》全6集中,呼声最高的,是第4集《新娘的教父》。以真人电影《教父》打底,《新娘的教父》为我们展示了“大先生(Mr.Big)”如何从外乡人一步步在动物城扎根,如何靠仁义与勇气积攒人脉,最后团结同类,打造“啮齿动物小镇”与“冰原镇”的故事,让观众恍然大悟:庞大的北极熊之所以对小小的鼩鼱忠心耿耿,原来是因为大先生亲自为它们建设了生存家园。正片里的看似讽刺的戏剧,在番外中自洽了逻辑。

但如此完整的表达,能否更换主角,成为新系列的基石,恐怕尚待商榷。

抛开C端,将视角放在B端,一切似乎又有了新的解答。

为了顺应流媒体时代,对抗Netflix等,迪士尼大力发展自己的流媒体平台Disney+。这个于2019年11月12日才上线的平台,主要专注于迪士尼影业集团制作的影视内容,上线3年,全球订阅用户数破亿,大有欲后来居上的趋势。而据报道,Disney+流媒体服务在最近一个季度实现强劲增长,新增790万订户,远高于500万的预期。

迪士尼之所以会成功,其庞大的内容优势与资本累积是无可复制的优势。随着Disney+平台的推出,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IP开始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探索新的表达。此前迪士尼官宣开发计划显示,在《疯狂动物城+》之外,迪士尼还将着手进行《汽车总动员》衍生动画《汽车总动员:在路上》、《冰川时代》衍生动画《冰川时代:巴克•怀尔德的冒险之旅》的开发。早在此前,《超能陆战队》衍生剧《大白!》、《怪兽电力公司》衍生剧《怪兽上班》、《冰雪奇缘》衍生剧《雪宝大舞台》等都已上线。

依托海量优质IP库,迪士尼在产业链上发挥出更大效能。从行业角度看,《疯狂动物城+》的出现是必然,是工业化流水的一部分,也很有可能是资本无关痛痒的一次尝试。它构成的是迪士尼宇宙的一部分,而非自身的星系。

对于观众来说,从经典IP中延伸传递出新的故事,仍然极具吸引力,重要的是,这份吸引力具备怎样的变现能力。也许,加号之后,唯一衔接的词语就是票房,但我们仍然相信,以迪士尼多年的商业经验,《疯狂动物城》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续作,或许不成问题。

只是私心来讲,希望资本运作之后,仍然能在内容打磨上回归本心。

THE

相关资讯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