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剧组主张不拍林彪, 杨尚昆拍板后诞生巨作, 邓小平: 我每年看一遍

时间:2023-05-13 19:01:11阅读:9
1986年1月,八一电影制片厂迎来了一项重大的拍摄任务——开启电影《大决战》的拍摄。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这三大战役搬到大银幕上来,以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给观众。《大
  • 邓小平

    高清

    2002剧情片历史

    1976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史无前例的唐山大地震令生灵涂炭,朱德、周恩来等开国元勋以及伟大领袖毛泽东则相继辞世。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中华民族…

1986年1月,八一电影制片厂迎来了一项重大的拍摄任务——开启电影《大决战》的拍摄。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这三大战役搬到大银幕上来,以真实的历史故事展现给观众。

《大决战》的拍摄,所涉及的场景、事件、人物都是空前的。其中,有关林彪的塑造、拍摄问题,就引起了制作组内部的激烈讨论。

有人反映直接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即使要写,最好是一笔带过,给几个侧身镜头就可以。

影视图

一时间,制作工作陷入了僵持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

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央,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在得知消息后,当即作出指示:“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都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

为何电影《大决战》的拍摄会引起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并参与到电影的制作、拍摄过程中呢?

影视图

高规格动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过有关三大战役的拍摄工作,但因种种原因,最终还是不得了之。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新时期,全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中央决定,有必要将三大战役搬到电影的大银幕上,将真实的历史展现给观众。

1986年1月,中央作出了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的重要指示。

经过中央军委的研究决定后,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担起这次历史的重任。

由于之前就有过拍摄三大战役题材电影的想法,因此,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接到任务后很快就组建起了创作小组。并在3月12日时,创作组就前往中南海完成了汇报工作。

影视图

在汇报工作时,中央对当时创作组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主要强调的思想是:“不能因为军事题材电影的花费高、上座率低,觉得会吃力不讨好而不敢放手去拍。这个经济账不能这么算,要充分考虑电影作为一种宣传方式,对广大群众宣传教育的意义。要通过这种方式,将我们党和军队真实的光荣历史正确地宣扬出去,让青年人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这段历史。在这个层面上考虑,花这些钱是十分值得的。”

得到明确指导后,创作组才真正地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创作组决定,将《大决战》的剧本分成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个部分,分别由有过参战经验的王军、李平、史超负责。

然后再将三个部分放到一起,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下共同塑造,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要求要达到去繁就简的效果,让观众能更容易地看进去、看明白、看清楚。

杨尚昆对《大决战》的制作同样极为关心,创作小组在创作过程中,就先后三次接见了创作小组。

三次与杨尚昆同志的会见,让创作小组明确了创作的指导思想和影片成片后的主题风格样式。

创作作为影片的前期工作,对拍摄极为重要。

为了明确创作思想,杨尚昆对日后的拍摄提前做了四点指示:“一、要明确、生动地反映出两个阵营领袖人物的斗智斗勇;二、要展现出人民、解放军万众一心地为着胜利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真实地展现流血牺牲的英勇集体;三、歌颂英雄,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观察;四、反映出人民波澜壮阔的战争气势。”

杨尚昆在三大战役期间中,承担任过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警卫司令员等职务。

影视图

作为三大战役的亲历者,他的指导思想是极为中肯的。

他的指导意见具有很高的执行价值,与真实情况的切合度非常地高。

然而,创作小组依然遇到了一些难题!

影视图

杨尚昆拍板

创作组所争论的问题,即有关林彪人物形象塑造的问题。

在三大战役中,林彪作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有关他的事迹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虽然创作组得到过中央要求真实创作的指示,但遇到林彪问题时依然不能做到收放自如。

创作组当时的观点有很多,主要争论的主张有:“一、涉及林彪的事迹干脆不写;二、对林彪一笔带过即可,在拍摄时给出几个侧身镜头就可以。”

这严重影响了《大决战》剧本的创作进度。

杨尚昆在得知创作组在创作过程中再次遇到困难,便十分关切地了解了问题情况。

在得知是有关林彪人物塑造的问题后,当即就做了指示。

明确指出:“林彪不仅仅要写,还要往真实的情况上写。不写林彪,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又是谁打的。对他的评判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了就否认他过往的一切,认定他的所有都是不好的。”

杨尚昆的明确指示,对于创作人员而言犹如一枚定心针。

在此事件后,创作组对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做到了真正地求实、求真的态度。

这为三大战役的真实情况进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注定了《大决战》将与以往的战争素材影片截然不同。

高规格制作

1989年,《大决战》历经三年的剧本创作,终于通过了初稿的审核。

在创作期间,创作组共查阅了六千多万字有关三大战役的资料,走遍了三大战役的战场,采访了几百名的有关人员。

并取得了全国政协办公厅的协助,得以同原国民党方面三大战役的亲历者举行座谈会。

之后军委、总政领导又专门抽调出原总政文化部部长徐怀中作为本片的艺术指导,对剧本做进一步的润色。

最终,在同年《大决战》迎来了开机拍摄。

影片中所涉及的人物众多,有名有姓的就达238人之多,其中需要重点塑造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有60多位,可想而知拍摄难度之大。

影视图

为了还原每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剧组对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做了深入的分析、走访、对比,并严格按要求寻找合适的演员。

在对比30多位饰演林彪的演员后,最终确定由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的马绍信饰演林彪一角。

影视图

马绍信为了能够将林彪的角色演绎得形神具备,还特别下了一番苦功夫。

他除了完成剧组交代的准备工作之外,还亲自去采访了四野的高级将领罗荣桓和刘亚楼的妻子,以及还采访了林彪的秘书夏桐和作战处处长苏静、林彪的女儿林豆豆等人。

马绍信通过采访得知,林彪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仅有的爱好就是吃黄豆、看地图。

林彪的性格较为内向,不爱说话。有时一个月说的话不及别人一天的多。平时没有习惯的手势、动作,常常是喜怒不形于色。

了解林彪的特点后,马绍信为了更好地拿捏这一形象,更是做了几大本的笔记,在剧组内反复的专研、揣摩。最终将林彪孤僻、谨慎的性格特点在荧幕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影视图

1991年,《大决战》拍摄完成后,杨尚昆对影片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并在接见剧组演员时,急切地问:“林彪呢?林彪呢?”

当时有人指着马绍信说:“在那呢!”

杨尚昆急速的走到了马绍信的面前,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眼中满是激动、复杂的情感。

影视图

正是杨尚昆的指示,才让《大决战》中有了活灵活现的“林彪”。

《大决战》的完拍,同时还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

邓小平同志审看完《大决战》后,也给出了:“片子拍得很好,还想再看,以后每年再看一遍。”的肯定评价。

影片在得到中央的审阅通过后,很快在全国得到了上映推广,前来观影的人络绎不绝。

影视图

终成巨作

1991年,《大决战》在全国上映。影片上映后,票房很快就突破了1亿元,创造了当时国内军事题材电影的票房奇迹。

1992年1月,《大决战》以优异的成绩在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荣获了最佳故事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烟火奖等多个奖项。同年,还获得了其他电影奖项的多个大奖。

同时,摄制组因优秀的完成了《大决战》的拍摄任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了一等功。

影视图

《大决战》不仅仅在大陆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在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都受到一致好评。

香港的《文汇报》、《大公报》等多家媒体更是直接刊登了“艺术感染力大,是部好电影。”的中肯评价。

大决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

在开拍之初,《大决战》就受到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指示。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发文下开始了剧本的创作和影片的拍摄工作。

并得到了解放军三总部、广播电影电视部、五个大军区、五个省市领导的联合支持,配合、参与到创作中来。

摄制组共动用了25个军级单位,33个师、独立团共计13.5万名参与到拍摄中。

影片在三大战役全部拍摄完成时,共出动拍摄人次达340多万,成为电影史上极为罕见的壮举。

电影共计放映时长达11个小时,放映时长超过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电影。

《大决战》的制作在当时追求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在达到宣传教育目的的同时,兼备观赏性。

因此,影片的评定标准开始就不是以主观思维上的评定作为标准。而是,以观众的观影反响及口碑等客观评价作为影片的评定标准。

这就注定了,《大决战》即是一部反映真实历史的宣教电影,又是一部极具观赏性的商业型电影。

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就了这部《大决战》的成功,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就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历史巨作。

即使时至当下,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决战》依然备受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曾安排了专场放映《大决战》。

每一场放映,观众都是自发买票,上座率更是高达80%以上,人们的观影热情仍是十分高涨。

好的影片即是如此,不管在岁月的长河里如何洗礼,仍旧会经久不衰,被奉为经典的存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剧组主张不拍林彪, 杨尚昆拍板后诞生巨作, 邓小平: 我每年看一遍》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