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记录

张艺谋: 从观众角度想, 从年轻人角度看

时间:2023-05-05 21:02:01阅读:5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导演张艺谋荣获终生成就奖。从扛起摄影机到走上国际舞台,在创作上他始终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尽管年过七十,张艺谋的工作状态和创新精神依然是十分令人钦佩的,正因如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节上,导演张艺谋荣获终生成就奖。从扛起摄影机到走上国际舞台,在创作上他始终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尽管年过七十,张艺谋的工作状态和创新精神依然是十分令人钦佩的,正因如此,勤奋的“老谋子”被年轻人们称为“emo(谐音)”、“卷王”,好似时刻警醒着当下想躺平的年轻人。

      张艺谋的电影向来大胆前卫,从第一部《红高粱》到刚刚在春节档上映的《满江红》,每一部作品都在突破创新。他的电影既有对于传统类型片与时俱进的革新,也有美学风格上进行颠覆性突破。在北影节举行“张艺谋电影大师班”上,张艺谋与编剧宋方金、主持人陈鲁豫就电影创新之路展开了对谈。

      很多东西听起来像技巧,

      实则是在读解人心

      截止目前,《满江红》票房已突破45亿,成为了张艺谋从影以来票房最高的影片。张艺谋坦诚,这个成绩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起初他认为这部影片票房在20亿左右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谁曾想票房大卖。此前他总认为“寓教于乐”的影片受众度不会很高,《满江红》的成功让他对此类影片信心大增。

      据张艺谋阐述,拍摄《满江红》实则是场美丽的意外,《满江红》原本的场景其实是为《大红灯笼高高挂2》的拍摄所准备的,投资商那边为此盖了座院子,可是院子盖好了,剧本也弄得差不多了,张艺谋却不想拍了。后来赶上冬奥会,院子就这么一直搁在那里,张艺谋觉得有点可惜,毕竟如此大的一个院子人家以后还可以做旅游文化产业,于是他便找到编剧陈宇商议看看能不能做一部新的电影。“我说咱们变一下,不要拍文艺片了,拍一个娱乐片、类型片。我问陈宇你到院里面有什么感觉?凶杀、追凶、悬疑、剧本杀,在院里面层峦叠嶂的非常有氛围。从这儿开始谈起,剧本一做就是三年多,将近四年。”

      电影《满江红》要将历史、古装、悬疑、喜剧等元素在短时间内杂糅在一起,张艺谋自己的体会是故事密度要高、节奏要快,并且剪接要凌厉、干脆,见好就收,于是我们便看到《满江红》中许多场景都是让你笑完马上转进入紧张的悬疑环节。而对于观众是否能在快节奏中理解影片内容,张艺谋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今天的年轻人是在影像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的领悟力远远比我们那个年代快得多。要相信观众能跟得上,所以你笑完马上能够转悬疑,我们叫翻跟头,要翻到观众前面去,早观众半步,一气呵成。很多东西听起来像技巧,但其实是解读人心的,你要从观众角度想,从年轻人角度看。”在他看来,当下大众其实并不喜欢拖拉墨迹的剧情,很多时候都是创作者本人心理揣测或自恋心理拖了作品的后退。

      而对于网上当时讨论的秦桧该不该杀这个问题,张艺谋在这场论坛上也给出了解释,他认为所有发展都要符合历史,不能因为某些因素而去编排历史,那样观众也会反感。在他看来,《满江红》是浪漫且传奇的,“所有的复仇故事、伸张正义都是以杀戮做结局,消灭敌人为结局,《满江红》不是,我希望观众看完《满江红》获得最后的精神食粮。全世界的卧底、间谍、凶杀、刺杀类型片,很少为一段文字而牺牲,这其实是一个传奇的设定,未必有真实事情发生。”

      导演的职责是用影像讲故事,

      形象思维很重要

      从炙热浓烈的《红高粱》到唯美干净的《山楂树之恋》,从色块鲜明的《英雄》到黑白交互的《影》,再到融合摇滚豫剧的《满江红》,张艺谋总是在不同类型中设计融合元素,《悬崖之上》亦是如此。

      “《悬崖之上》其实也是从一种场景入手,意向入手,我跟剧组开会的时候说拍一个从头到尾下雪的戏,下雪特别浪漫,特别富有诗意,特别能带来极寒的感觉。如果雪一直下,一直极寒,那极热的是什么?极热的就是热血,就是心。我们一定要把为信仰、为事业的热血反映出来,在极寒天气下构成一个反差。”

      《悬崖之上》中有着一个特别的设计,开头第一个镜头,演员们跳伞,很多观众发现它其实是游戏玩家的视角,是全方位的、上帝的垂直俯视视角。张艺谋坦言那也是故意设计的,原本编剧写了跳伞的全过程,最后全被张艺谋拿掉了,“我跟特效公司特别说了,把原来的设计全部拿掉,简约成一个像游戏一样,几个降落伞像花一样慢慢降落。第一是节奏快,第二是特别感。其实对导演来说很难去总结获得了什么道理、什么想法,就感觉这样做很酷,很帅。说到底,导演是一种什么职业?是用影像讲故事、用形象讲故事的职业。形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每个导演形象思维都不一样,我自己非常善于形象思维,形象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这样的形象思维也贯穿于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中,包括他所有电影的片名。张艺谋影片的一大特点就是,都用毛笔字书写,张艺谋表示这是他的坚持。“这多帅多酷,多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只有中国才是这样。从第一个电影到现在都是毛笔字,从国际上来看特别有中国文化的感觉。”而对于取片名,张艺谋则说并没有特别之处,通俗易懂、不拗口直接一点就行。“真正的好电影是口碑,其实叫什么都行,但是我还是习惯叫比较通俗易懂的片名。”

      选演员是个科学的过程,

      要反复进行测试培训

      《悬崖之上》和《满江红》里两处受刑的戏令观众印象深刻,一处是张译被电击,另一处是沈腾被灌醋。张艺谋表示这两场戏拍摄难度都非常大,都要求演员全力以赴。在张艺谋看来,一部影片的成功并不是单方面的成果,演员的加持成份非常大。

      “我非常幸运碰到的都是中国最好的男演员,两位男演员都非常敬业,从头到尾自己做。比如说沈腾那个灌醋,真正实拍的时候那个水量有点出乎意料,之前我们说好了难受就翘二郎腿,拍的时候两个腿乱蹬,两个手乱抓,是本能的反应,他说当时来不及了。所以演员要身临其境,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未必你真的要怎么样,但是你可以做得非常非常像。这其实是需要锻炼的。”

      说到演员,“谋女郎”一直以来也是大家争相讨论的话题,从巩俐、章子怡到倪妮、周冬雨,再到今天的刘浩存,张艺谋为中国电影行业包括影视行业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演员。问其选演员的心得,张艺谋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我觉得这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人人都能上镜头没问题,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做演员。我们有自己一套海选方法,通过不断的海选,从中挑出十个人、二十个人进行集中培训,反复测试。除了这一套筛选方式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她是不是有一张大银幕的脸,我通常用摄影机各个角度反复地去拍这个人。对于什么样的脸属于大银幕的脸?我相信每一个人标准都不一样。我有时候就相信自己的直觉,你要说唯一的秘诀大概就是这个,我相信他们的脸适合大银幕。”

      电影不能只看票房,还要看上座率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越来越大,国产片票房也在屡创新高,部分影片票房甚至都能挤进全球票房排行榜。可在张艺谋看来,中国电影产业要做大做强不能纯粹只看票房成绩,还要看观影场次人数。“观众走进电影院构成了电影产业最后的环节,如果观众都不走进电影院,都去互联网上看短视频、长视频,电影就没有产业了。我们要支持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其实应该是要争取更多人走进影院观看,这才是影片正确的导向。”

      而要吸引观众进影院的方式就是要做好影片,在他看来,电影人要学会放下“艺术家”的身段,不能只注重自我表现,要去尝试飞入寻常百姓家,去寓教于乐,跟观众互动,需要学会贴地飞行,才能让影片更贴近人心。对于创作者来说,吸引观众才可以生存,电影强国才能延续,否则都是泡沫。

      问及自己拍电影的构思步骤时,张艺谋表示,“第一就是我所有的电影在开拍前都要亲手把剧本过好几遍,也不是改写,是过好几遍,我们叫导演工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吃透里面所有情节、故事、人物。另外是把主创集合起来,讨论一个问题,我们要拍的电影长什么样子,这很要紧,是给未来自己的电影画一个像,它长什么样子。”

      论坛最后,喜欢挑战的张艺谋也和大家透露了接下来的拍摄工作,除了6月将开拍一部被他称为“新现实主义”的电影,之后他也将挑战拍摄网剧《英雄联盟》,此次也是张艺谋首次尝试拍摄网剧,还是他迄今为止都未涉及过科幻题材,“我希望能拍出酷帅的感觉,不要老一套。”不知道转战网剧领域的张艺谋能否让网剧界也迎来品质上的“内卷”,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下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艺谋: 从观众角度想, 从年轻人角度看》的最新内容,了解更影视资讯、明星动态,请多关注策驰影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首页

      电影

      返回顶部

      电视剧

      明星